春风化雨 润泽身心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临床心理科巡礼


发布时间:2022-11-09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上党晚报”今日头条号


      山西省医院协会理事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临床心理科原为临床心理门诊,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门诊部,主要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2010 年独立建科,增设了睡眠门诊、心身障碍门诊和少儿心理门诊。2013年,增设了精神卫生门诊。2014年,与心血管内科联合开设了“双心门诊”,为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抑郁患者提供一站式诊断和治疗。2020年,科室面积扩大至300平方米,设有职工心理咨询基地,开设有精神卫生门诊、儿童心理门诊、睡眠门诊等,配有心理咨询室、团体治疗室、心理测量室、眼动检查室、沙盘治疗室、宣泄室、生物反馈治疗室、经颅磁刺激治疗室等。至2020年12月,科室有6名精神卫生专业医师和6名心理治疗师。


      从2014年起,科室院内会诊人数逐年上升,从最初的60人次/年,增至500人次/年,年门诊量 15000余人次。2016年,临床心理科被遴选为长治市医学重点学科。2017年,通过山西省卫健委评审,成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师团队


专家名片






业务开展


      2010年,科室正式开展标准化心理测评工作,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了规范的量化指标。2012年开始向全院医务工作者定期开展“巴林特小组”,提升医务人员幸福感以及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2013年,经省卫健委批准,科室正式获批开展精神医学诊疗工作,并先后购进了沙盘治疗设施,生物反馈仪、宣泄治疗设施以及经颅磁刺激治疗仪,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此外,科室还与肿瘤内科及乳腺科合作,开展体验式团体心理治疗;针对外科手术患者开展术前的心理评估与心理危机干预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科还积极开通了长治市心理援助热线,通过微信、电话与医院所有在防疫一线的同志及其家属建立了一对一的联系,及时为他们排解工作中的压力。对隔离区患者,他们还通过微信视频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及疏导。


科研教学


      科室主持省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发表省级及以上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护理心理学》《精神医学专业实践指导》《医学心理学》等教材9部。


      2017年,该科与美利华精神大学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每周线上培训,同时开展临床疑并建立难案例督导,很大程度提升了诊疗水平,给门诊患者带来与国际精神医学接轨的先进诊疗服务和治疗体验。

▲郭先菊为患者做心理辅导


郭先菊:春风化雨 润泽身心


      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一双灵动温柔的眼睛,即使戴着口罩,也能感受到她表情里散发出来的温柔。9月29日,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临床心理科见到郭先菊医生时,她正忙于住培教学工作,休息间隙,郭医生接受了记者采访。“健康不仅是身体没病,还要精神心理健康,我们看的不是病,而是患者。”接受采访时,郭先菊以一句直击人心的话道出了医者仁心,更道出了一位精神卫生领域医生对生命的感悟。


      1984年,从晋东南卫生学校毕业后,郭先菊顺利入职和平医院。从医38年,郭先菊曾在多个岗位上历练,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2002年进京学习心理学专业,2004年正式成为一名精神心理医生,并在长治医学院精神卫生系担任临床教师。可以说,郭先菊见证了长治地区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见证了普通民众对精神心理健康的认知变化。


      “以前大家对精神心理健康的了解有些片面,对患者也常有一种歧视感。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对精神心理健康有了更多了解,对疾病的接纳度和识别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也能够勇敢地正视自己的病情。”郭先菊用一组数据进行了有力说明,最开始坐诊时,她一周面诊患者不到10人次,现在一天最多就可以挂出35个号,全科一个月的接诊量达到1500人次,其个人曾帮助近8万人解决了心理痛苦。“每个人一生当中都可能出现精神心理疾病,70%通过治疗可以完全治好。不要视精神心理疾病为洪水猛兽,越排斥恐惧,伤害也就越大。”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像人的躯体有健康与不健康这样明显的生理指标,要真正判定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并容易,一个人随时都可能产生心境不良异常,郭先菊说。


      在出诊过程中,郭先菊发现有的精神障碍患者,有些因家庭贫困无法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有的因相关知识缺乏不配合诊疗,错过了黄金治疗期。针对这些情况,郭先菊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连续三年贴工、贴钱组织科室医生和心理治疗师进乡村、进工厂、进社区、进学校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宣讲,通过资源下沉、现场教学,不仅向大家普及了精神卫生常识,减少大众对精神病人的误解,还减轻了精神患者的病耻感,加强了家庭和社区对精神患者的支持与理解,帮助越来越多的人解决了心理问题。


      “医生本身就是一味药。”在旁人看来,郭先菊早已是本行业的专家,但她依然谦虚、自 律,且从未停止过学习。她认为,医生要治病更要医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一直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减轻精神障碍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这些年,郭先菊不断学习新知识,仅在心理治疗领域就掌握了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技术,与此同时,她还不断创新诊疗方式,率先在科室推行“ 诊疗+康复”为一体的GPM模式。作为精神心理方面的医生,我更加能体会病人的痛苦,往往症状消失不能等同于功能恢复,所以我们不只要帮患者解决心理痛苦,还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学会良好的精神管理。"郭先菊坦言。


      这些年,郭先菊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医学事业里,在科室的业务技术建设中,她用严谨的作风,高超的技术,为患者分忧解难。除专业技术外,她更以高尚的医德医风成为年轻医生的榜样。她常常教育同仁在做临床诊断时,要以思维诊断为主,实验检查为辅的诊断方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告诫学生要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不光要学会全面的基础医学知识,更要学会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人体整合的知识,从而扩大视野,提升境界。


      在过去38年的从医生涯中,郭先菊是大家眼中热心公益的“大众专家”,是患者眼里德医双馨的“救命恩人”,是年轻医生身边一丝不苟的“模范领导”,是医学生笔下知识渊博的“良师益友”。她钟爱医学,热爱精神卫生事业,并将在这座神秘殿堂里不断探索。

▲许成岗在作报告。


许成岗:悦纳自我 珍爱生活


      “提起精神卫生,你会想到什么?精神疾病?心理问题?其实这都是误区。”国庆长假刚过,长医附属和平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许成岗的诊室里已经有不少患者。许医生忙碌过后,与记者交流:“精神卫生也可以叫作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狭义的精神卫生指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广义的精神卫生则指更愉快的生活,高效的工作与人更和谐的相处。”


      “孩子年龄小,就真的无忧无虑?孕妇产后抑郁,是‘无病呻吟’?家中的老人敏感多疑,焦虑惶恐,就感觉他们‘老糊涂’了?”许医生告诉记者:“这些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正是困扰着很多人的心理‘魔咒’。”而正在经历着精神困扰的患者们,迫切地需要治愈这场“心灵感冒”。


      许医生认为,人们应该放下顾虑,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调整心理状态。“有相当多的患者并不明确自己已经患病,或者因为讳疾忌医,世俗观念等原因,不愿接受正规医院的诊疗,默默承受疾病的煎熬。在世界卫生日来临之际,我建议,如果你正在遭受精神卫生问题的困扰,请及早寻求帮助。越早治疗,越规范的治疗,既能减少疾病的痛苦,也能防止疾病的复发。并且现在改善精神疾病的药物不仅安全,副反应小,价格也有明显的下降。”


      而在生活中,人们带着真诚、平等、尊重和信任与人多交流,并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捷径”。


      今天,人们对精神卫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我们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成功和失败,悦纳自我与社会,才能找到生活的希望与美好。(郜盼 杨亚娟)


上一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推出“床旁结算”便民服务
下一篇:运城市中心医院青年医师在第八届大中华胸腔镜手术菁英赛太行赛区比赛中获佳绩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2-11-09 1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