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如何“爬坡过坎”


发布时间:2023-09-11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健康报”公众号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方法和药物应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展现出不可或缺的价值。而作为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中医医院当前正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当传统医学遇见现代医院管理,它们之间将生发出怎样的融合与创新?近日,《健康报》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徐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徐春军



坚持中医特色

用疗效“说话”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也有一整套严谨、科学的考核体系。但徐春军认为,一家医院的发展是不是“高质量”,这在日常的医院运行中是有迹可循的。“在日常工作中,诊疗服务高效,运营管理顺畅,患者和医院职工满意、有获得感和幸福感,那这家医院就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徐春军说。


       但徐春军也清楚地明白,在患者需求多元、人才竞争激烈、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医院达到这样的“至善”状态并不容易。对于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来说,如何在贯彻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的同时,保持中医传统特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医疗技术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而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中医诊疗技术。“适当使用现代医学技术作为辅助是可以的,但中医医院一定要姓‘中’。患者来中医医院就是看中医的,要是医生离了设备就不会看病,就没法让患者信服。”徐春军认为,中医技术以其简、便、效、廉的特点,在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但中医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又十分强调辨证施治,很难形成标准化治疗方案。


       对此,徐春军认为,既要坚持规范诊疗,又要坚守中医特色,还要保持临床诊疗的活力和创新。对于中医医院来讲,唯一的路径就是拿疗效“说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这就是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徐春军说。


▲义诊咨询、便民护健康


▲同心协力“疫”不容辞


遵循中医规律

规范医疗行为


       中医基于阴阳五行等传统哲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使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通过患者的舌苔、脉象、气色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再根据其阴阳虚实对症下药。这与现代医学诊断注重临床、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化验等现代科学技术,通过量化数据来判断疾病状态的做法完全不同。但徐春军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中医诊疗行为没有规范,可以任由医生随意发挥。相反,中医有着同样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


       “且不论辨证准确与否,单就一个中医药方来讲,要有‘君臣佐使’,药性的四气五味必须符合阴阳气血调理的方向,同时还不能出现中药配伍禁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八反十九畏’。”此外,徐春军指出,随着中医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不断创新、积累和完善,越来越多的规范、指南被推出,让中医医疗行为越来越有规可循。


       徐春军也指出了当前中医在临床用药领域的两个不良倾向。


       “一个是中药西化,就是试图将中药有效成分与现代医学的化学药对标,用药物机理去解释中药疗效。”徐春军认为,这是背离中医理论的,与中医现代化不是一回事,也破坏了中医药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另一个不良倾向是,一些中医医生的处方越来越复杂,以为用药越多、处方越复杂,医生水平越高。”徐春军说,“一服药方配齐‘君臣佐使’,一般会用到12~16味中药,这是比较合理的区间。如药方过于复杂,不仅增加了用药风险,还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这是我们不提倡的。”



▲探访红色印记、汲取前进智慧


支付方式改革

要探索中医路径


       2021年11月,国家医保局制定《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探索中医药按病种支付的范围、标准和方式。徐春军认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大势所趋,但为了支持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医特点。


       “比如,在医保按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机制下,医保部门结合历史数据和实际诊疗成本等因素,为每个病种设置了支付标准。如果医院的技术水平达标、医疗行为规范,那么按这个支付标准,医院扣除成本之后应该是可以略有结余的。但这一前提是按现代医学的标准对病例进行诊断、入组,成本核算和支付标准设定也是参考现代医学的临床路径。”徐春军说,中医有着独特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技术,因此在实施DRG等病种支付方式时会出现无法对标的问题。中医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其路径仍需不断探索。


       徐春军指出,当前一些地方积极探索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参照现代医学手术付费标准进行付费,既大幅节约了医疗费用支出,又很好地促进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值得鼓励的探索方向。(文:姜天一)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知识竞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活动

上一篇:中医气血疗法创始人姚登贵当选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下一篇:上海已建成125家健康促进医院,为大众健康“做加法”,引领医院新风尚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3-09-11 2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