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一论贯彻落实《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时间:2025-03-26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再度彰显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此前同样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中医药全局工作部署文件不同,此次《意见》聚焦“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呼应,还彰显了中医药的战略新兴产业价值,体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中医药工作的新要求——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这条赛道之新,新在中医药具备的原创科技资源属性。中医药作为中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和科技创新资源,是我国有基础打造成引领全球的医药科技创新领域和战略产业。面对全球医药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充分利用中医药这一原创科技资源属性,提升我国医学创新链前端“原始创新”和尾端“转化应用”能力,将有助于我国实现医学科学的创新突破和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关系。这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抓科技创新,必须用好中医药原创科技资源优势,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要多出科技成果,又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抓产业创新,要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全方位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对此,《意见》做出系统部署,如提出“强化有组织科研,推进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等要求,正是有的放矢解决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科技“卡脖子”问题。


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还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中医药产业链条长,影响因素多,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同,健全体制机制,在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方面更好整合资源、创新配置要素,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此次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有关部门起草《意见》,贯穿中药种植、生产、研发、监管等全链条,体现了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意见》专门强调“强化中药管理和产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政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健全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等,正是健全体制机制的有力举措,必将对行业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还需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加快培育更加完善的中医药产业内需体系。要以提升中药质量为核心,以更优质的中药产品引导市场良性竞争,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撬动中医药消费需求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供需良性互动;要注重跨领域融合,深化消费场景创新,激发“中医药+大健康”“中医药+农业”“中医药+文旅”等市场需求,激活产业链条上的多环节、多业态,发挥中医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等多重价值。

1733142911830083.jpg

上一篇:医保追溯平台已对接超350家药耗企业
下一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需协同谋划推进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5-03-26 1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