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30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健康报
6月23日—25日,70余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重点建议提案办理沟通会暨服务代表委员能力提升班。
“这次面对面的交流,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件件有回应’不是一句空话。”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刘林林说。今年,她在全国政协有关会议上关于推进三级综合医院精神科医师资质培训的提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为重点提案予以办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本次活动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的具体举措,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各司局以“办中互商”为抓手,面对面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推动睿智之言转化为良策实招。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承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全国政协提案共1498件,近3年承办数量逐年增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增强服务代表委员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建议提案办理质效,让更多增进健康福祉的‘金点子’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金果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说。 厚植底气 在开班仪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燕红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吴沛新听后备受启发、倍感振奋,他说:“报告深入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为代表委员以高质量履职助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仅是保障民生的压舱石,更是让百姓可感可及的温度计。”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的履职发言,道出了与会代表委员共同的心声。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区麻山镇龙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广丽感触至深,她说:“今年,我提出关于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建议后,很快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督办该建议的详细答复。”针对该地区乡村医生队伍青黄不接、医疗设备不足等短板,李广丽呼吁,进一步加强村医待遇保障,完善基层药品保障供应和急救物资配备,打通乡村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去年提出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关建议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主任杨晓静,已多次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的邀请下,一同赴县域调研。“我的建议已被写进有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文件。”杨晓静感慨道,看到“民之所呼”真正被纳入顶层设计,作为代表履职更有底气了。 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王雅丽年均提交10份建议,包括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公立医院人才培养机制等。“承办部门主动与代表委员沟通、研究解决方案,并汇报工作进展,让我感受到国家对民声的高度重视。”王雅丽说。 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小平,其多份提案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重点督办。“公共卫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无事发生’,但这需要持续性的投入。”今年,他继续为疾控体系建设发声,呼吁进一步明确各级疾控机构功能定位,着力提升基层疾控服务能力;推动将流感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多部门协同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科技让深山里的百姓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香炉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傅山祥,曾多次目睹山区患者辗转求医的艰难,他建议加快推进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技术应用,让前沿技术更快、更广地惠及山区百姓健康。 心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关切。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紧扣强基层、补短板、惠民生,架起了政策制定与基层实践之间的桥梁。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充分听取各项建议,逐条逐项研究落实路径。“以前是‘文来文往’,现在是‘面对面开方’。”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徐晓婵说。 协同解题 “不能只满足于‘件件有回应’,更要‘事事有着落’。”在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专题沟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负责人对建议提案办理提出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卫生健康、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疾控核心能力等专题沟通会同期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有关司局负责人直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代表委员展开务实对话。 针对杨晓静提出的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有关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信息统计处相关工作负责人回应,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扩大资源供给、促进资源下沉、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对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意义重大。规划司正在研究制定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办法,并将推动信息化建设作为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重要内容。 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相关建议提案研讨中,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陈树波说:“医改要像中医把脉,找准症结才能开对方子。”结合实地调研,他建议以地级市为单位统筹分级诊疗、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相关负责人当场回应:“我们正在研究不同区域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您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 针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黄文秀提出的关于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有关建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培养质量处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医药师承教育发展,与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加强医教协同,强化师承教育政策保障,推动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改革,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加强民间中医丹药秘方保护传承的有关建议,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司中药民族药处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国家药监局积极推进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构建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同时正按立法计划加快推进《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工作,为中药守正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强化中药品种保护等提供制度保障。在办理重点建议工作中,国家药监局积极与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当面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国家中医药局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回应,正在持续推进《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立法进程,该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及目录建设,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双向奔赴 “建言建在点子上,执政执在关键处。”这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的履职初心。在她看来,此次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多位司局负责人作的行业政策解读,是一场“及时雨”,为未来更好地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 “基层司负责人作了解读,又来专门沟通,和代表委员共商共议、破解难题,我们很受鼓舞。”听完以扎实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政策解读后,王雅丽表示,“要重点关注药品政策对基层的支持力度、医保与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基层卫生工作的协同、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动态调整机制等领域,为筑牢基层网底建言献策。” 刘林林对推进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解读颇有感触。“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相对偏低,社会认同感相对较弱,需要关注并加大支持力度。”刘林林说。 人口形势是傅山祥关注的领域之一。他说:“未来,将围绕百姓在生育养育等方面的需求和困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呼吁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本次会议为代表委员系统了解卫生健康行业政策搭建了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建议提案办理质效,帮助代表委员提升履职实践的针对性、准确性、实效性。”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贵清看来,这是一场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双向奔赴。 政策与民意同频共振、代表委员与承办部门同题共答……这场双向奔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体现,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生动诠释,将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让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上一篇:山西运城: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开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