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6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山西省汾阳医院官微”公众号
日前,山西省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山西省汾阳医院儿科医护团队历经9天生死搏斗,成功救治一名复杂先心病、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2个月大的患儿。目前患儿已康复出院。
患儿入院时距出生仅2个月12天,体温38.2℃,心率200次/分,呼吸90次/分,烦躁不安,全身皮肤灰绀,反应差,刺激后哭声弱,点头样呼吸,鼻扇三凹征阳性,肝右肋下3.5cm,肌张力低,已出现呼吸衰竭、心功能IV级等危急症状,生命体征几近崩溃。
技术突破:PICU紧急启用,多学科协作抢生机
“先心病导致心肺功能极差,救治必须分秒必争!”面对这样复杂而棘手的病例,赵玉风主任迅速启动人力资源应急预案,启用PICU。护士长梁瑞萍紧急调配全科护理骨干,组建“24小时特护专班”,全程照护患儿。邀请返聘专家马秋艳主任医师及心胸外科、超声科、影像科专家组成“救治攻坚组”,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形成合力,精心制定系统化治疗方案。为患儿进行抗炎、氧疗、镇静、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同时注重精细化液体管理稳定循环,每小时评估心功能,动态调整强心利尿药物剂量用法,成功遏制心力衰竭恶化趋势。
温情照护:践行医者初心,托起生命的双翼
救治团队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为患儿筑起生命堡垒。主治医师赵倩每日手绘病情趋势图,用“宝宝今天多咳了3次,但肺啰音减少了”“吃奶量逐渐增加了,尿量增加了”等通俗语言与家属沟通。护士田敏、雷煜群除了负责患儿的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外,化身“临时妈妈”,安抚患儿入眠,播放胎教音乐增加患儿安全感。护理团队开设“爱心留言本”,详细记录患儿每餐进食量、睡眠时长,体重变化等,架起医患信任之桥。
经过全体医护人员9天的共同努力,患儿的病情逐渐稳定,各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当患儿家属挥手告别医院时,副护士长相里佳佳赠送“大红苹果”和《我是最棒的》儿童绘本留作纪念。
正如护士长梁瑞萍所言:“每一个孩子都应被温柔以待,从第一次体检开始,我们愿与家长携手,为生命护航!”这场救治不仅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硬核实力,更以“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为家长敲响儿童健康管理的警钟。
康复奇迹背后的警示:早期筛查、规范体检是关键
患儿出院时,家属含泪感慨:“如果早点发现心脏问题,及时就诊,孩子就可能不这么严重!”从医学角度来讲,该患儿因未规律进行儿保体检,没能及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患儿左心扩大,发生肺淤血,更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并发肺炎后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担,最终使病情危重。
儿科赵玉风主任特别呼吁:先天性心脏病、发育迟缓等隐患,往往在出生后半年内即可通过常规体检发现,家长务必在孩子出生后半年内,每月到儿保科进行系统体检,包括心肺听诊、生长发育评估、神经行为测试等,早筛查、早干预。另外,孩子生病后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及时就诊,不要擅自用药,避免病情加重,希望医护人员和广大家长朋友一起构建儿童健康全周期守护链!(雷煜群 申阳)
上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乡宁县领导带队检查县医疗集团消防安全工作
下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万荣县人民医院为百岁离休干部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