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7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公众号
"双向转诊率从1.5%提高到27.9%,县域内就诊率从43%跃升至92.6%。”日前,山西省医院协会理事单位——乡宁县医疗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兼乡宁县人民医院院长刘海斌用一组对比鲜明的数据,向《健康县域传播平台》介绍了该集团从2017年成立到现在所取得的重要成效。
乡宁县位于山西省西南,是全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下辖16个乡镇,130多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0余万人。近年来,乡宁县医疗集团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和技术赋能,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紧密型医疗服务网络。刘海斌从“县强”“乡活”“村稳”等三个维度,深度解析乡宁县医疗改革的创新逻辑与落地成效。
▲识别二维码回看直播
县强:县域就诊率达92.6%
成效速览:
※ 实施急诊PPCI的STEMI患者例数逐年增加,D2W平均时间逐年缩短,最短时间18分钟。
※ 截至目前,已加入16个专科联盟,开设3个博士工作站、8个名医工作站。
※ 胸痛中心建设覆盖全部16家乡镇卫生院,其中5家已提交市级验收。
近年来,乡宁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以“市级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和"三级医院”创建为目标,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集团优先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目前,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已覆盖16家卫生院及中医院,其中5家已提交市联盟审核。16家卫生院均已建成标准化的胸痛诊室。
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启动了骨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5个市级重点专科创建工作,同时推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眩晕、神经介入、周围神经病、癫痫、神经变性疾病等亚专业的发展。
为促进专科更好发展,集团先后与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等多家知名三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加入了16个专科联盟,与北京、省内外6个知名医师集团开展技术合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集团人民医院通过“引进来”“送出去”两步走的方式,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临汾市中心医院等医院合作设立了“王俊平博士工作站”“杨自权博士工作站”“冯皓宇博士工作站”“窦春强名医工作室”等3个博士工作站、8个名医工作室,以及“乡宁医学专家工作室”“肿瘤医疗工作站”。
2025年初,又与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签约开展合作共建,在技术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帮助医院全面对接相关专家,进一步推动医院学科发展。
2024年全年,集团选派141名医护人员外出进修,覆盖护理、外科、内科等学科;组织业务学习、查房及管理培训160余次。
“通过省级专家下沉县域,借力高端资源,补齐人才和学科短板,破解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百姓对县医院越来越信任,县域就诊率已经从改革初期的43%,跃升至92.6%。”刘海斌表示。
乡活:实现专家下沉常态化
成效速览:
※ 建成10个健康小屋。
※ 下乡医生达246人次,服务群众4025人次,实现专家下沉“常态化”。
※ 多渠道开展健康科普,推送400余条。
▲常态化推进慢病筛查
刘海斌介绍:“在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方面,集团主要以慢病管理为抓手。”集团上线了“智医助理”系统,通过提取和分析患者就诊电子病历信息,为医生提供与该症状相对应的疑似疾病诊治方案供医生参考,并针对不同的疾病为医生提供疾病图谱、检查、用药等智能辅助建议。
集团还构建了信息化支撑网络,开通远程会诊,实现上下贯通。“上”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合作,让基层百姓足不出户,就可得到北京专家的医疗服务。“下”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心电会诊中心、影像会诊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人民医院的服务,为患者减少花费、缩短看病时间。
此外,集团还建设了10个健康小屋,实现了县域健康小屋全覆盖。“健康小屋的设立,可以让居民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早期进行规范干预或管理。”
“慢病管理,防大于治。”刘海斌表示,集团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建设《健康专栏》,到乡村、社区、学校、机关开展健康讲座,多途径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共推送健康科普247条,视频号、抖音号推送健康科普144期。
为提升基层医生的专科医疗水平,集团在16所乡镇卫生院分别成立一个“名医基层工作室”,每周抽调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骨干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传帮带。截至目前,县医院医生身影遍布全县各乡镇,下乡医生达246人次,服务群众4025人次,实现专家下沉常态化。
值得一提的是,集团建设光华、西坡两个县域次医疗服务中心。2024年,西坡镇中心卫生院率先达到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标准。
村稳:部分村医月收入上万
成效速览:
※ 部分村医月均收入上万元。
※ 标杆村卫生室实现全县覆盖。
※ 家庭医生共开展送药工作3571人次。
乡宁县医疗集团对村卫生室的管理也是以慢病管理为抓手。
早在2019年4月,乡宁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就启动了第一轮全县慢病巡回医疗,从走村入户、登记造册开始,此后数年间又陆续开展了八轮巡回医疗,不断发现问题,摸底全县慢病现状。
乡宁县组建了县乡村三级医生团队,县级医院设专科医生,乡级医院设全科医生,村卫生室设家庭医生,各级医生的慢病工作有着不同分工。
专科医生通过下乡巡诊、体检、门诊、住院等多个渠道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规范化诊查;全科医生负责基本临床诊疗处置和转诊服务,筛查并锁定无法处理的重点人群,让县医院专科医生进行巡诊,同时畅通上下转诊通道,让慢性病患者能在县域内更加便捷地获得服务;家庭医生方便与患者建立长期、固定的关系,负责入户随访监测、健康教育、配送药品等工作。
2022年8月,乡宁县医疗集团从全县遴选了16个标杆卫生室,对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开展摸底、随访、送药、转诊等慢病管理工作。获评标杆卫生室之后,村医每开展一项工作都将获得额外的绩效激励,这种模式大大调动了村医的积极性。仅半年后,标杆卫生室增加到81个,目前已经达到县域内全覆盖。
“去年,有好几个村医月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村医队伍稳定性逐步提升。”刘海斌表示,“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医队伍的稳定,对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意义重大。”
此外,乡宁县医疗集团还开展了全流程配送慢病药品工作,家庭医生共开展送药工作3571人次,药品价值924968.68元。
改革亮点:薪酬分配制度和编制动态管理
成效速览:
※ 固定薪酬占比逐步提高至53.38%。
※ 连续3年通过校园招聘、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99名专技人员,其中36人下沉至乡镇卫生院。
▲乡宁县慢病管理获得多项殊荣
医共体建设为何能取得以上成效?刘海斌认为这离不开政策顶层设计、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编制动态管理的加持。
首先在顶层设计方面,整合县域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为一个独立法人的医疗集团,将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人、财、物全部移交给医疗集团,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药械、绩效“六统一”管理,并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医保管理、质控管理、药械采购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科教管理和综合管理等八大管理中心。
其次,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集团按照改革要求建立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向关键岗位倾斜的薪酬分配制度,乡镇卫生院建立并推广了涉及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乡村振兴、村卫生室管理等内容的考核办法,持续完善绩效分配方案。
集团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待遇,一是实行专技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二是对合同制人员参照编制内人员进行工资普调,三是体现多劳多得,每月评选发放关键人才绩效奖,固定薪酬占比逐步提高至53.38%。
再次,在编制管理方面,集团根据各乡镇卫生院需求,统筹调配使用各成员单位所有人员,委托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六统一管理,聘用编外人员入村执业,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落实“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政策。集团先后选派两名县级骨干人才下沉至乡镇卫生院担任院长,连续3年通过校园招聘、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99名专技人员,其中36人下沉至乡镇卫生院。
乡宁县医疗集团的改革实践,本质是以“县强”为引擎、“乡活”为纽带、“村稳”为基础的三级协同体系,通过资源纵向贯通、服务横向联动、数据全域共享,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在分级诊疗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刘海斌认为,县域医改的成功既需顶层设计的政策支持,更需立足本土的创新探索。
4月25-27日,山西省乡宁县医疗集团党委书记、院长、乡宁县人民医院院长刘海斌将受邀参加于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暨2025县域医共体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大会”,详细分享新医改形势下县域医共体发展思路。(裴燕)
上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山西省首家“零射线绿色”导管室启用
下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平遥县人民医院儿科案例在市级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