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7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或许正是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和娟内心的真实写照。2023年5月,和娟背上行囊,跨越万水千山,从山西来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开启了她的援疆之路。谁也没想到,这一去,便是一段充满热血与深情的故事。
从“零”到一,病理医学发展步入新途
“和主任,还记得我的那位朋友吗?他按照您的建议制定了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肿瘤已完全消失,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副院长魏学民激动的声音,仿佛还在和娟耳边回响。
“真是太好了!我们的病理报告能够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我感到非常欣慰!”和娟的眼眶微微湿润,心中满是成就感。这一刻,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和主任,我们中医院的病理科在您的带领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级医院看到我们病理科的报告,都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呢!”魏院长的夸赞,让和娟的思绪飘回到了两年前那个难忘的日子。
2023年5月12日,和娟带着使命与责任,跟随山西省第五批援疆干部人才踏上了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当她走进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陈旧的设备,整个科室仅有三名工作人员,布局混乱。医院领导的嘱托却又沉甸甸地落在她的肩头——要将病理科从检验科独立出来,并且在年内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和娟迅速调整心态,一头扎进工作中。她深入调研,与每一位工作人员促膝长谈,了解科室的状况;她积极走访临床科室,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无数个日夜,她对着电脑屏幕,反复修改科室发展方案,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病理科未来的期望。
终于,经过一年半不懈努力,病理科焕然一新。它不再是那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而是成为了临床诊疗的重要支撑。病理科为临床提供疾病诊疗的保障能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赢得了临床科室与院领导的高度赞扬。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和娟即将载誉归乡时,她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下这个决心并不容易,一面是家乡的亲人翘首期盼着我回家,一面是总觉得这里的工作还想做得更好,想为当地建设一个更高标准的病理医学平台,我总觉得,既然来援疆,就要干出个样儿来,为当地医院实实在在留下技术和人才。所以,我最终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和娟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于是,再次踏上了这片她深爱的土地,肩负起更重的责任。
从弱到强,学科建设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和娟用她的智慧和汗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让病理科从弱到强,茁壮成长。短短一年半时间,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病理科从检验科分离出来,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69m2扩展至480m2,宽敞明亮的新科室里,设置了荧光原位杂交室、显色原位杂交室,还预留了分子实验室,为科室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位当地的医生感慨地说:“以前我们都不敢想象病理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和主任来了之后,就像给我们带来了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在和娟的主导下,新增病理质量安全控制指标10余个;顺利通过医院“三甲”评审;参加了自治区病理质控中心及昌吉州病理质控中心的室间质评工作,参评指标全部合格。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各项质控指标逐渐趋于国家标准水平,常规病理报告发放及时率达98%;术中冰冻发放的及时率保持在97%以上,术中冰冻报告与石蜡报告的符合率达98%以上。“这些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一行行山西病理学专家带着当地专业技术人员日以继夜奋斗与前行的足迹。”昌吉州中医医院院长刘洋这样评价道。
和娟带领医院病理科同事们填补了当地病理医学技术的多个“空白”,学科建设影响力与日俱增。新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扎实推进,并逐步增加;新增β-半乳糖苷酶染色技术、碱性磷酸酶染色技术,填补了昌吉州空白,为病理诊断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为临床提供更为完整、客观、准确的病理报告,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新增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填补医院内空白,为疾病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说起这些,和娟如数家珍,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都凝聚着她无数的心血,每一个“空白”的填补,都是她为边疆病理医学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
从少到多,“师带徒”带出一支强军
和娟深知,要实现医院病理科的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她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着每一朵“小花”,开展“师带徒”工作,为病理科打造了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
她积极搭建昌吉州中医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之间交流的桥梁,并按计划选送科室人员到山西白求恩医院进修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和娟带教谢宁、张海军和慈慧三名学员,借助山西白求恩医院病理科的业务学习平台,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每日镜下解读疑难切片,鼓励徒弟们主动学习,每周一次将学习心得以学习汇报的方式进行交流,起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慈慧是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的一名员工,她是和娟的徒弟之一,2024年10月,按照计划安排赴山西白求恩医院病理科学习进修3个月。进修回来,她利用一次术中冰冻制片的机会将学习回来的新方法与旧方法进行了对比,新方法的制片效果非常好,同事们都称赞不已。慈慧满含热泪地说:“和主任手把手教我细胞学诊断知识,并给我创造了进修的机会,开拓了眼界,也学到了很多真本领。她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亲人。”
在和娟的带领下,病理科团队全体人员也正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荣光。去年3月,全国病理年会召开,和娟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参加大会投稿,稿件被以壁报交流的方式在大会展厅展出,使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在全国病理同行面前崭露头角。科室还成功举办自治区Ⅰ类继续教育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中医医院病理科在全州以及自治区的影响力。
山西与新疆虽远隔万水千山,却因一份深厚的援疆情谊紧紧相连。和娟和她的同事们在这里留下的不仅仅是技术和人才,更是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份份永不磨灭的情谊。(李小梅)
上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立治疗卵圆孔未闭多学科会诊门诊
下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山西省儿童罕见病省级质控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