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4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山西白求恩医院 山西医学科学院”公众号
4月23日,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 同济山西医院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布双肺移植患者程先生写给医院的感谢信。
2025年4月17日,对于程先生而言,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是他重获新生一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程先生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写下感谢信。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白求恩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医护人员医术和医德的赞美,更是对白求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信件原文如下:
我是山西白求恩医院第三例肺移植患者。4月17日是我获得新生一周年纪念日,可以说今天我一岁了。一年来,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于翻天覆地的变化,呼吸终于畅通了,身体基本得到了恢复。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要感恩于伟大的白求恩医院。
一切功劳归功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服务于我的全体医疗团队。
一切功劳归功于我的家人及兄弟姐妹的大力支持。
一切功劳归功于情深似海的战友,情同手足的同事及朋友们的关心、鼓励和帮助。
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的深情厚意我会永远牢记在心,我深深地感谢你们!
回顾手术前的几年里,我因工作环境及个人不良生活习惯患上了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圾为困难,一度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生活、经济带来了严重负担。这种生不如死的感觉真是让人苦不堪言,只能在家与医院之间往返勉强维持生存。2023年的一次体检,又让我陷入深深忧虑之中——肺部结节增大,医生怀疑为右肺为恶性肿瘤。真是屋漏又遇连阴雨,我陷入绝望之中。就在此时,同济医院专家、白求恩医院呼吸科主任魏双教授,副主任王磊,主管大夫马克静医生会诊后提出进行双肺移植的手术建议,一举解决慢阻肺和肺癌两大难题。危险与希望并存,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和家人的多方咨询,我决定进行手术治疗,并得到兄弟姐妹的大力支持。做了决定,我的心态平静了许多,焦虑、恐惧减少了,开始积极配合白求恩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进行术前检查,评估。
肺移植手术被称为器官移植手术中的天花板,难度大、风险高。我的病情得到白求恩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是全院总动员。全国知名呼吸病专家、院长刘先胜教授亲自挂帅,组织医务、器官移植中心、呼吸科、胸外科、ICU等十几个学科的专家教授及医护人员成立肺移植医疗团队,针对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护理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方案。他们分工明确、协同合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充分体显了高效统筹管理能力和集团协同作战的神威。
4月17日9时30分左右,我在亲人朋友们的陪同下,由医护人员接到手术室,等候在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已开始细致入微、忙而不乱地准备。吸氧、输液……,当我对手术室的一切设施正好奇,在和麻醉师闲谈时,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6个小时后,手术结束了,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曾凡军教授说,手术过程比预想的要顺利,手术很成功很园满,但后期的康复治疗才刚刚开始。
根据手术前的既定方案,重症医学科肺移植康复小组的医疗团队以精密的监测设备为依托,持续监控我的生命体征,确保每一项指标都得到细致关注。当晚9点左右,我在一片掌声中醒了过来,依稀听到宣布手术圆满成功的声音。哇,我还活着,我成功了!我胜利了!
康复治疗开始了,医院绿色通道24小时为我开通,确保紧急情况下能迅速作出反应。院长刘先胜亲自到ICU看望了我。副院长刘俊每日组织医疗团队召开病历讨论,分析病情、优化治疗方案。广州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全国知名呼吸病专家受邀进行远程会诊。曾凡军教授、魏双教授每天到病房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主管医生张宇丹从入院评估到手术结束,始终尽职尽责。器官移植中心还为我精心选派了优秀的专责护理人员,24小时不间断服务。查看生命体征,指导吃药打针,测血糖,血压和体温,她们服务热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内科来了,营养科来了,康复科也来……他们不仅帮我进行康复治疗,还陪我下棋游戏,缓解思想压力。陪护我的爱人动情地说:“白求恩医院服务太好了,医院好像就是我们家似的。”
经过全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我在术后一天就脱离呼吸机,2天就拨除了胃管进行自主进食,3天就能下地活动,5天就转出了ICU,第10天就脱氧自行行走,第16天就康复出院了。各类术后常见的排异、㥻染等并发症均未出现,在全省甚至于全国创造了一个奇迹。
2025年4月I7日是我手术一周年,是山西白求恩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所有参与治疗和救治的医护人员都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衷心地感谢你们!我一定不辜负你们对我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力争早日恢复健康,让自己有生之年为国家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上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一位中央型前置胎盘母亲的保胎战
下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山西白求恩医院肝胆外科完成高难度机器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