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山西行动

联系电话

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山西省中医院赵立新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时间:2025-05-07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山西省中医院”今日头条号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赵立新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不仅是对赵立新在卫生健康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该院全体医护工作者的激励与鼓舞。


1746595241323168.jpeg


1746595262616602.jpeg


银针铸匠心 仁术济苍生


赵立新,中共党员,山西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名医、全国第三批学术经验继承人,山西省针灸学术技术带头人。


自1990年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赵立新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在36年的临床生涯中,他始终保持对工作的赤诚热爱,致力于针灸领域的技术钻研和创新,不仅在深入研究针灸治疗各类疑难病症方面取得不少实质性成果,在中医针灸理论发展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独到见解,特别是在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学科的结合与应用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古老的中医针灸注入了新质生产力 ,造福无数疑难病患!


1746595330554679.jpeg


一、守正创新,致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取穴下针、疏通经络、对症下药……在赵立新娴熟的针法下,是他从学医36年来融会在心的中医学的绵厚沉淀。


作为针灸领域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学术经验继承人,山西省针灸学术技术带头人,赵立新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吕景山、山西省名医郭耀康教授。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学习前沿医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深入研究针灸治疗各类疑难病症,在继承郭耀康教授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文化为根,经典为基;衷中参西,异法方宜;治病之要,治神为先;奇正有别,八脉为纲;脾胃为本,升降为机”,并在运用交通任督二脉针法治疗疑难杂症和运用铺棉灸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独到见解。


特别是在中医传统疗法“铺棉灸”、“麦粒灸”的继承和发展上,首次运用现代科学解释铺棉灸的作用机理,明确了温度控制在灸法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并对铺棉灸棉片的厚度,大小进行了标准化的研究,明确了棉片厚度与温度及燃烧时间的关系,实现了传统灸法温度可控,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这一突破一方面解决了临床医生操作盲目性,另一方面明确了其作用机理,为临床的推广使用和提高疗效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明确了铺棉灸治疗皮肤病是利用大于43℃的温度重复刺激皮肤,产生辣椒素样反应,从而使皮肤感觉神经脱敏,达到抗炎、止痛、止痒的基础上,赵立新将铺棉灸的治疗范围从单一的带状疱疹拓宽到湿疹,皮炎,痤疮等多种皮肤疾患,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他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改进药棉片,将灸法与药物的制碳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铺棉灸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范围,使铺棉灸这一传统疗法作为适宜技术进行全国推广。其研制的标准铺棉灸棉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得国家正式批号进行工业化生产,产品也在全国多省市应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在铺棉灸研究基础上,赵立新又承担了国家支持的“麦粒灸治疗仪”的研究项目。为解决传统麦粒灸温度难以控制,皮肤容易烫伤,患者难以接受,临床不宜推广的弊端,他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研制出温度可控、触肤时间可控的麦粒灸治疗仪,首次以温度和触肤时间作为灸量标准,量化中医灸法,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中医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赵立新获“五小”创新大赛二等奖。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省级课题 3 项,院级课题7项余。其中2010 年5月完成课题《中医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临床及实验研究》,并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2部,中英双语多媒体教学光碟《中国推拿》 副主编,发表论文 30 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


1746595338578002.jpeg


二、彰显担当,守医者初心护佑百姓康宁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有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赵立新始终把它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以仁心仁术为患者服务。


从医36载,他一直用同情心、同理心和爱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将每一位患者都视若亲人,从检查到治疗,都为患者做最优规划,让患者得到最佳且最及时的诊治。有时遇到特别困难的病人,他也会给予特殊照顾和帮助。其和蔼可亲的态度、幽默的语言、关怀的眼神,让患者如沐春风,纷纷称赞他医术高,医风好!


1999年赵立新被原卫生厅评为“赵雪芳式白衣战士称号”,荣誉的获得成为他进一步努力工作的动力。他常说“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不间断的头脑武装和学习,才能更好服务群众”。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总结,赵立新逐步形成了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四种疗法,即“三步分期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大针针刺督脉针法”治疗癫痫等神志疾病;“交通任督二脉针法”治疗偏瘫;“补中益气针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为针灸临床常见病的诊疗提供了规范,也为临床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提高了临床疗效,让更多的患者满意而归,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从2012年至今,赵立新坚持在特殊一线——山西卫健委国际交流中心国际针灸班开展对外教学工作,先后对欧洲、南美、非洲及亚太等地区的20个国家、上千人进行针灸推拿培训和临床实践教学,向世界诠释了中医针灸的迷人之处,更展现了中国中医的医者风范。


正是这样的医者仁心让赵立新先后于2012年荣获“山西名医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及“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称号。2024年又获得由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授予的“山西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1746595383523438.jpeg


1746595395134306.jpeg


三、薪火相传,率先垂范引领团队不断前进


2008年开始担任针灸科主任后,赵立新一直致力于科室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室主任,他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多年来在壮大科室,科室建设,培养人才梯队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十多年来,赵立新秉承“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疗效为本”的宗旨,带领科室人员刻苦钻研,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总结,逐步形成针灸科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四种疗法。在科室成立病房初期,因人手不足,他和大夫们在完成繁重的门诊工作的情况下,坚持值班,共克难关,带领科室从只有门诊没有病房发展到目前病床30余张,日门诊量从20-30人发展到如今300余人次,从患者来源局限发展到周边省市,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室。为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他积极推动科室技术创新,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如铺棉灸、麦粒灸、督灸、脐疗、火龙药灸、穴位埋线等,丰富了针灸治疗手段,提高了临床疗效。针灸科先后被评为“山西省重点专科”、“山西省中医院重点学科”“中医药创新团队”。


除日常临床一线、医院管理工作外,赵立新积极投入中医药文化“传、帮、带”工作。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从一方一药、一针一剂开始,既注重理法方药的讲解,又注重临床思维与实践的传授。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传授给年轻医生,成为了他们的良师益友。针对科室成员的专业基础和个人特长,他为每位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鼓励年轻医生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定期组织科室内部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邀请业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赵立新的悉心培养下,一批优秀的年轻针灸医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科室发展的中坚力量。他带领针灸科在2012年“振东杯”山西省针灸推拿大赛上荣获针灸“团体一等奖”,2024年山西省针灸临床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获得“团体一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规培带教先进科室”,多人获得省级优秀带教老师;为科室的发展积攒了后备力量。


“银针虽小,承载的是中华千年医道;穴位方寸,凝聚的是赤子一生匠心。”赵立新用一根针、一颗心、一世情,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和中医人的使命担当。他以针为笔,正在书写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山西答卷。

微信图片_20221027192404.jpg

上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刘胡兰烈士家属向山西省中医院送锦旗
下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安宁疗护 用爱守护生命“余晖”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5-05-07 1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