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3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山西白求恩医院 山西医学科学院”公众号
“教学是根,科技是翼,人才是魂”。为深入贯彻落实医院首届“教育·科技·人才大会”精神,推动临床教学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7月8日,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 同济山西医院护理部在护理实训基地举办了2025年临床教师讲课竞赛。来自6大系统的17名选手参赛。护理部、CNS、护士长代表、教学督导岗等223人参加。
教学部规培办主任兼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晓静致辞指出,医务人员肩负着双重使命——既是救死扶伤的生命守护者,也是传道授业的临床导师。临床与教学实为一体,相互滋养,临床实践赋予了教学的深度与温度,教学工作则锤炼临床思维的严谨与系统。唯有心怀医学情怀,兼顾双重角色,方能薪火相传。她期望本次竞赛能激发护理人员的教学热情,将“以教促学、以学促干”融入日常,做好专业传承,最终惠及患者,提升照护品质。
各位参赛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创新三大核心方面呈现亮点。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参赛教师紧扣专科特色,精准聚焦临床,不仅讲解了成人雾化吸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等操作技能的标准流程,更深入剖析专科疾病背后的休克综合征、呼吸性碱中毒等关键病理生理机制,实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深化。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普遍采用“学情分析—问题导入—知识解析—临床应用”的闭环教学设计,逻辑严谨、学以致用,通过多媒体动画、差错辨识视频、探究式提问实现情境化导入,将抽象机制具象化;创新总结心衰患者“每日饮水量343原则”,推动互动化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实践;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维生素D”等生活化案例,衔接医学知识与健康宣教,体现教学的温度与实用性。第三,在教学创新方面,竞赛基于“教学+科研”的双轮驱动模式,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科研思维,科学引用前沿指南与研究数据,显著提升了教学内容的权威性与前沿性。
竞赛特邀教学部规培办主任兼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晓静、科研部副部长兼消化内科副主任姚佳、消化系统肿瘤科主任安汉祥、普通外科主任徐向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晓晨、疼痛科主任陈建平、全科医疗科主任乔爱春、麻醉科主任王晓鹏、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蕾等深耕临床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担任评委。
评委专家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语言表达、思政元素、教学效果等多维度进行了精彩点评,对选手们展现出的过硬教学功底和良好精神风貌表示赞扬。同时,建议选手们将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如指南更新、国内多中心数据)融入教学,注重内容的时效性与权威性;通过多媒体工具导入授课内容,强调深度挖掘专业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以学生为授课对象,选择“短小精干”的授课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通过学情分析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形成完整认知闭环,锤炼临床思维能力;加强复习环节设计、课后小结与参考文献,增强教学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经过激烈角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邓雪娇荣获一等奖;疼痛科戈文涛、中心手术部荆秀丽和张珍珍荣获二等奖;门诊部张莉、神经外科宁晶、重症产科徐亚茹、消化内科弓丽娟、老年医学科李芬芬、护理部王中丽荣获三等奖;心血管内科崔亚亚、妇科肿瘤一病区王彤、胃肠外科樊艳花、妇科乳腺泌尿肿瘤科赵若岑、消化系统肿瘤科张文静、急诊医学科王雯、重症医学科袁丽芳荣获优秀奖。
护理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婉玲进行总结。她首先感谢参赛教师的精心准备,护理团队正逐步实现从单纯“治病救人”到“治病救人与教书育人”的双重角色转化;其次感谢评委专家的悉心指导,为全院护理教学指明了方向,显著提升了护理教学水平。护理部将持续深化教学工作内涵,以加强教学基本功为着力点,系统推进护理教学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同质化”转型升级,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护理教师队伍,为打造山西白求恩医院护理教学品牌而不懈努力。(傅晓姣 许文辉)
上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山西省人民医院与尖草坪区政府举行共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下一篇: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丨长治和济医院第二届护理多站式操作技能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