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稿⑤|中医大咖把脉,破解中医疗效传播困局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林敬 王振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用好现代评价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几千年的经验,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新年伊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访院士,问学者,跑临床,汇聚各方观点,推出新年特稿,以期为中医疗效传播困局探新路。

 

观点一:把中医文化传承好,理解中医药疗效就会很容易

“中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把传统文化传承好,理解中医药的疗效就会很容易”,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比如我们老百姓都知道,生姜是热性的,如果我们受寒了,打喷嚏或是肚子凉,喝碗生姜水就好了,但这很难用现代科学去解释,究竟是生姜中的哪种物质让我们不打喷嚏了,肚子不凉了”。

“现代科学,总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凡事都要讲究分子、原子、质子等作用机制的关系,但我们中医很多是一些理念性的东西,比如中医中的阴阳、虚实等问题,很难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清楚,或者说,现代科学还无法解释阴阳、虚实”,陈燕清说,“总书记指示:中医发展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精华是什么,我认为精华也包括传统文化,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的逻辑就能够明白”。

“再举个例子,比如眼睛干,西医可能就会针对眼睛做一些对症治疗,而在中医看来,眼睛干不光是眼睛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过度用眼,耗了肝血,养肝血就可以明目”,陈燕清说,“我经常跟学生作比喻,中医是和尚,西医是牧师,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人体健康服务,但是思路和方法完全不同,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理论体系,很难互通,只能做并肩作战的战友”。

“提高中医疗效传播的可信度与科学性,文化传播确实很重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表示,“我们的文化不是二元世界的哲学思想,我们是阴阳中合的文化哲学的思维,要让西方人渐渐地了解我们的中医文化,要告诉他们,中西方存在不同的话语体系。同时,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话语体系,要有文化自信,才能让他们慢慢接受”。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斥现代科学,包括循证医学的方法,中医也要善于用科学的话语体系,现在医学认同的话语体系,去说明问题。像针灸研究最近便有论文在国外的权威杂志发表。综上所述,说明中医药的疗效,需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一个是科学”,张其成说。

观点二:疗效是人亲身验证出来的,患者反馈是最好的证明

“这次新冠疫情诊疗中,中医有效率90%以上,这一数据就很有说服力”,张其成表示,“中医疗效在理论上先说不清没关系,真有疗效就可以了。所以首先是要把疗效用科学的方法,比如大数据的方法统计出来,这样就有说服力了”。

“临床有效率统计,比循证医学也更容易开展”,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朱庆军举例,“比如一组患者用针刺或者是中药治疗,另一组患者用常规的,或是大家公认的西药去治疗,两种方法在同样条件、同等情况下治疗一个周期或两个周期,然后再把有效率、无效率和治愈率各方面数据拿出来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可以说明中医疗效的问题,这就是临床有效率”。

“其实治疗有效,就已经能证明中医临床疗效了。非要把中医药按照西药的方式去研究,恐怕也很难实现,至少短时间内甚至几十年之内是看不到什么希望的,因为它的研究切入点是靠各种分子结构去研究。而中医药并非是用分子成分去发挥效应,它是在一种非常缜密完善的理论指导下,利用自然物质去治疗人体身上的病,它的机制跟西医治病机制,从根本上就不同。如果要把中药硬拿去做分析研究,那么中药最后可能就会变得不伦不类,甚至灭亡”。

“实际上,国外在找中医看病时,看中的也是疗效,而不是数据分析”,朱庆军说,“我们到德国、瑞士讲学时,他们也并非只想听中医机制的讲解,做完简单的开场白后,马上就会把病人找来让你做治疗,疗效好人家就认可你。国内强调要讲清中医机制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只说明我们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

观点三:宣传好中医优势病种,让纯中医疗法在急诊科落地

“现阶段在中医药的宣传内容方面,应该重点宣传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面对疫情,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各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医药的可及性,可早上手,争得治疗时机,辨证论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重大临床意义”,“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名中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此外,还应重点宣传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领域,如重大疾病、退行性疾病、功能性疾病,还有慢性病等,让民众了解到中医药在这些病种治疗中的特长,用确切疗效让老百姓了解中医药的作用,引导其合理就诊”。

“的确,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讲中医药疗效机制太深奥了,或者太复杂,他们听不懂也不见得感兴趣,所以我觉得对老百姓来说,用疗效说话就可以”,朱庆军说,“像周围性面瘫、带状疱疹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对于此类病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而中医针灸就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各种软组织损伤、急性痛症、急性阑尾炎等的急诊治疗中,中医也有较强的优势”,朱庆军说,“以眩晕为例,到急诊科后一般先会给患者拍片,如果没有大问题就吊水,吊水不好也不会再管你了,因为不存在器质性病变,西医也没有高招儿。但实际上有经验的中医大夫,扎一下针或者开点中药吃两三天之内可能就好了”。

“遗憾的是,现在急诊科的大夫很少在用中医方法治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怕!同样一个病人用西医抢救治好了或治不好,大家都认为理所应当,但用中医的方法去抢救,出问题了,就要担责,原因就是医生没有按照国际公认的西医的临床指南去操作”,朱庆军说,“国家在保护中医上应该要有政策倾斜,否则中医优良的传统慢慢就被抛弃了”。

“质疑中医疗效的人士中也不乏中医大夫本身”,朱庆军说,“因为他们脱离中医临床过久了,对中医的诊疗方法也很陌生,以至于他自己对中医也没有信心了”。

“中医的优势是简、便、验、廉,即用最少的钱解决更多的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医院都是自负盈亏,把中医投到市场经济中,如果都开廉价的药,医院就没有收入,医生也没有相应的工资待遇,所以用中医诊疗方法就没有积极性”,朱庆军说,“现在,很难说哪个中医院在用纯中医治疗了,那中医的疗效又从何谈起呢?”

观点四:从源头上杜绝虚假中医科普,严惩中医“黑”

“目前,很多商家、个人,利用电视、微信、抖音等媒体,打着中医药科普宣传的旗号,不同程度地虚假夸大宣传产品,或者断章取义、曲解中医,误导大众的认知,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比如一些科普讲座、公众号文章、短视频的结尾常常与保健产品的推销相挂钩,既给媒体报道造成负面影响,也损害了中医药的口碑和形象”,张伯礼说,“其原因归根到底在于逐利和监管缺位,让假的中医科普有了可乘之机。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杜绝虚假中医科普。比如,在中医科普的‘制作-审查-发布’各个环节做到责权分明,建立倒查机制,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建立‘政府-群众’互动的网络监测举报网站,发现不合理、假冒伪劣的中医药文化科普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共建打假平台”。

“可以选一些观察员,从社会上招聘兼职或是专职负责,只要关注到上述信息,就马上反馈,重罚,才能不给虚假广告可乘之机”,朱庆军说。

“中医药专业人士也应该义不容辞地加入到中医药文化宣传当中,而不是由药厂或者一些业余的中医爱好者占领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要让老百姓了解、认识和掌握真正的、正确的中医药科普知识,让更多的人理解中医药,相信中医药,合理地应用中医药为自己的健康服务”,陈燕清说,“自媒体时代,专业人士在讲中医科普的时候,也要讲究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有趣,用更通俗易懂的表述”。

“除了传播形式上的创新,传播内容也要丰富,如果提到中医药只会想到苦药汤的话,是对中医药片面的认识,现在有很多中药新制剂,便于服用。而中医的治疗手段也很多,在武汉的方舱医院中,就用了中药、针灸、穴位按压等方法,医护人员还带领患者练习的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保健方法,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零转重、零复阳。和国外后遗症比较,发生者也较少、较轻”,张伯礼说。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守正就是传承精华,创新就是要把现代先进的技术方法为中医药服务,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出新的光彩,更好的服务于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这个就是中药现代化的宗旨”,张伯礼说,“中医药学虽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它的理念却不落后。我们在传播文化和思想理论的同时,也要把中医药技术体现出来。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做到技术之新、方药之新、评价之新,保持中医药的理论与特色,而且手段更科学、方法更先进,效果更好,才会更受群众欢迎”。

(运营:孙欢)

上一篇:很重要!西安刚刚明确
下一篇:抗新冠药、抗癌药、罕见病药……2021年83款新药获批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2-01-05 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