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营养指导”对中老年群体健康构成威胁


时间:2025-08-05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健康报


“产品包装上写的食用量是每日1~2片维生素C,‘营养师’却建议我爸妈一天吃30~40片。”新华网报道,杜女士近日向记者反映,某保健品“营养师”对其家人进行不专业的营养指导,不仅夸大保健品功效,还劝说其家人“生病不用去医院,吃他们的产品就能好”。


1754389495198591.jpg


近年来,打着“营养师”的旗号推销保健品的现象屡见不鲜,“营养师”身份似乎已成为销售转化率最高的“人设”。这些“营养师”推销保健品颇有套路:先利用“健康管理师”“营养顾问”的身份建立信任,再通过伪造成功案例、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将普通保健品包装成灵丹妙药,诱导消费者消费。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些“营养师”精准锁定中老年群体,利用其信息辨别能力较弱等特点,通过情感营销诱导其非理性消费,已对中老年群体健康构成威胁。


乱象滋生的背后,是资质门槛模糊与监管机制滞后的双重困境。在当前市场上,“营养师”泛滥,各种培训证书令人难辨真假。一些企业将销售话术包装成“营养课程”,通过线上社群、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规避监管,造成了商业营销与专业营养指导的边界日益模糊。


厘清营养指导与商业营销的边界刻不容缓。在法律法规方面,须明确保健品销售人员的行为禁区,对夸大疗效、替代治疗等虚假宣传行为制定更严厉的处罚标准。监管部门应建立跨平台协同机制,对社交平台、直播账号实行资质备案制度,对线下健康讲座实施备案监管,从源头上切断虚假宣传链条。相关行业协会可推动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从业者实施行业联合惩戒。消费者需保持清醒认知,提升防范意识与辨别能力。

1733142911830083.jpg

上一篇:山西省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应急演练落幕
下一篇:AI不是人文精神的替代者,而是潜力巨大的赋能者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5-08-05 1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