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一张处方” 用药能衔接有指导


时间:2025-08-14   发布人:本站编辑    文章来源:健康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党建》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奋力谱写健康中国建设新篇章》指出,完善转诊机制,着力解决紧密型医联体内基层用药可及性问题,循序渐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对上下转诊、接续服务作出机制性安排,切实缓解群众看病就医的烦心事。


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烦在哪儿?除了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外,用药“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样亟待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种类少,上下转诊用药衔接不畅;药学服务供给不足,合理用药缺乏专业指导。如今,随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全面推进,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正在持续完善。县域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县域集中审核、一体供应配送等举措正一步步落地,通过全县“一张处方”破解基层群众用药难已在路上。


注重上下转诊用药需求,落实全县“一张处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用药目录差异大,会导致出现患者下转后用药“断档”现象。做好县乡村用药种类衔接,规范扩展基层联动药品种类,切实增强慢性病、常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需要统筹规划科学的县域用药遴选和调整规则,确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用药目录。重庆市统一医共体内慢性病上下级用药衔接目录,“一区县一清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山东省将用药目录细化到具体产品,实现药品供应的标准化与同质化。各地因地制宜落实国家要求,让患者在县域得到连贯的用药服务,全县“一张处方”正在打破县域机构间用药壁垒。


建立区域处方集中审核制度,为“一张处方”筑起安全防线。长期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数量少、用药知识更新慢、药学服务能力不足,对新的药物治疗方法掌握不到位,对一些基层适用的药品不敢用、不敢配。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建立信息化审方中心,有效缓解了这些难题,处方合格率显著提升,实际用药种类大幅拓展。江苏省东台市组织调整审方规则库,建立区域处方集中审核中心,处方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更好满足基层群众合理用药需求,应推进区域处方集中审核制度建设,统一县域处方前置审核规则并动态优化,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用药行为;鼓励药师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开展相应药学类服务项目,提供药学门诊、长期处方管理和延伸处方、居家药学服务,促进规范用药和上下用药联动管理。


解决县域药品配送难题,让“一张处方”抵达每个角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多、药品用量少、配送成本高,中西部和偏远地区尤为突出,药品供应不稳定,时常断供。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共享县域医共体用药规模化优势,是优化上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和用药衔接渠道的一个关键。黑龙江省密山市建设标准化中心药房,并下设药品采购小组、库房管理小组、审方中心小组等,有效破解了基层群众用药难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确立了2025年底前县域中心(云)药房建设率在50%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承载着基层群众对便捷用药、安全用药的期盼。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提出,2025年起,乡镇卫生院用药品种与县级医院保持联动;到2027年,紧密型医联体内药品联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人民群众基层用药可及性和药学服务获得感不断提高。期待各地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立足实际抢先抓早,让全县“一张处方”早日覆盖县域居民,让优质用药服务润泽千家万户。

1743991908104790.jpg

上一篇:完善“一张网” 数据互通业务协同
下一篇:从“农家子弟”到“五寨亲人”!张东亮:在“堵点”上打通振兴脉络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5-08-14 16:59  ·